普沙嶺
  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田家莊鎮河北村部分村民反映,在本村沒有任何村辦企業,也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情況下,村委會舉債70餘萬元,修建一座進村仿古牌樓和銅牛雕塑。該村黨支部書記接受採訪時稱,河北村要打造新農村建設樣板工程,而這些面子工程是必不可缺的,否則很難要到上級部門的撥款和援助單位的支持(11月9日《華商報》)。
  貧困如洗卻要舉債花錢搞“花架子”,從農村建設“應然”邏輯來說,顯然是荒唐可笑。但從當下農村建設“實然”邏輯來說,卻閃爍著狡黠的小智慧———按照村幹部的邏輯,搞搞面子工程是獲得撥款和援助的“前提條件”,先有舉債花錢,後才能有撥款與援助。
  應然邏輯與實然邏輯混亂地擰巴在一起,暴露的是某些農村建設中同樣扭曲的面子與裡子文化。有不少鄉村,靠實打實發展經濟帶領老百姓致富,沒有想法,沒有辦法,只好“另闢蹊徑”,要麼裝扮成窮得一塌糊塗的“貧困代表”,要麼裝扮成別具特色的“樣板示範”。總之,裡子的事兒不好做也做不好,只要面子的工程做到位了,你貧窮得“與眾不同”了,你打造得“別具一格”了,從上級部門要來錢和項目,也算是大大的功勞一件。
  不做裡子做面子,堪稱農村建設中的一種特殊“玩法”。關鍵是,這麼玩的人非但沒有絲毫羞恥感,而且被視之為“發展的法寶”“致富的竅門”,做起來理直氣壯。一個小窮村子,為什麼需要在通村公路中間搞上鎏金大字的牌樓?為什麼需要在小廣場上新修一座大型銅牛雕塑?不是老百姓柴米油鹽里需要如此,而是在上級那裡裝點門面需要如此。甚至在村幹部看來,是“必須”如此,這是游戲潛規則的必要戲碼。
  不要一邊倒地譴責村幹部,他們固然有錯,但中國基層幹部的“生存智慧”,大多是在現實的土壤里總結出來的“經驗”。更該反思的,是這片應然與實然高度擰巴的環境土壤。那些“上級部門”與“援助單位”,在撥款與援助的時候,是不是能深刻洞悉老百姓的真實需求,是不是“會哭的孩子才給奶吃”?如此做派的另一面命題,是那些真正活在極端貧困環境中的村民,如果他們不會演戲,不會作秀,不會舉債借款裝點門面,就必然要在靜謐中被自然而然地忽略、遺忘掉?
  當前,全社會都很關心農村的建設與發展,好政策、好項目很多,確實會起到很大的幫扶牽引作用。但不是只要有人重視、有人給錢,農村的事情就會自然理順、馬上做好的。改變那些“擰巴”的習慣,讓應然邏輯充分糾正實然邏輯,才能“好鋼用在刀刃上”,最大程度花好每一分錢。對於一個貧困的村落來說,70萬元不是一個小數字,但由於錯誤的邏輯主導,這70萬也只能意味著一個仿古牌樓和一尊銅牛雕塑,對老百姓來說,連打水漂的聲音都聽不到。  (原標題:舉債70萬“裝門面”為什麼是“必須的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s27gshbs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